第四届传感器技术与控制国际研讨会(ISSTC 2025)10 月青岛召开:完整议程 + 权威嘉宾 + 参会指南

2025 年 10 月 17-19 日,第四届传感器技术与控制国际研讨会(ISSTC 2025)将在山东青岛康大豪生大酒店举办。作为年度学术盛会,会议聚焦传感器技术与控制科学领域,搭建全球专家学者、企业人士的交流平台,推动科研成果共享、前沿技术探讨与产业化合作,诚邀国内外相关领域从业者参会。

1. 10 月 17 日(首日)

时间:14:00-17:00
内容:参会签到、领取会议资料
地点:康大豪生大酒店

2. 10 月 18 日(次日):主旨报告 + 专题分会



在 ISSTC 2025 “柔性可穿戴与生物传感技术” 专题分会场中,除了学界与行业专家围绕传感技术前沿、基础研究突破的深度分享外,来自企业端的技术代表 —— 道非科技技术总监吕启明,也将带来具身智能领域的产业实践专题报告。


作为长期深耕智能传感与工业智能化落地的技术专家,他将聚焦 “具身智能陆地模块化移动平台在电力行业的应用” 核心方向,结合道非科技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实践中的积累,深入解析具身智能如何与传感器技术、实时控制系统深度融合:既会分享该平台在电力巡检、设备运维等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案例,拆解技术落地时面临的环境适配、数据协同等关键难题,也将展望具身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发展趋势


3. 10 月 19 日(第三日)

时间:09:00-17:00
内容:全天学术交流(含成果讨论、合作洽谈)
地点:康大豪生大酒店


1. 黄永安 教授(华中科技大学,国家杰青)

头衔:华中科技大学首席教授、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
核心成果:研发智能飞机蒙皮、机器人电子皮肤,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;发表近 200 篇 SCI 论文,授权 100 余项专利
报告亮点:介绍全球首款 “智能柔性传感皮肤”,可原位感知气动载荷;发布 “飞行试验数字孪生系统”,实现多物理场重构。

2. 太惠玲 教授(电子科技大学,国家杰青)

头衔:电子科技大学博导、教育部光电探测与传感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
核心成果:研发氮 / 碳气体传感器、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,获 3 项省级科技一等奖;发表 143 篇 SCI 论文(42 篇 ESI 高被引)
报告亮点:解析非制冷多波段光电探测技术在航空航天、医疗检测、电力巡检中的应用;分享团队在可见 - 近红外双波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。

3. 孟凡利 教授(东北大学,国家杰青)

头衔:东北大学博导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
核心成果:发表 200 余篇 SCI 论文(10 篇 ESI 高被引),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;聚焦微纳半导体传感器研发
报告亮点:探讨微纳材料如何提升气体传感器灵敏度;介绍温度调制信号识别方法在微量 VOCs 在线监测中的应用。

4. 李鹏 教授(华中科技大学)

头衔:华中科技大学教授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
核心成果: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期刊发表 40 余篇 SCI 论文,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
报告亮点:发布可耐受 700℃空气 / 1000℃真空的柔性 WSe₂光电探测器,其光响应率达 2.2×10⁶ A/W,远超现有高温器件水平。


会议官网:http://www.isstc.net(实时更新会议动态)
会务秘书:刘先生,电话 / 微信:17722897980,QQ:3630838554
缴费咨询:陈老师,电话 / 微信:18766291120
官方邮箱:isstc_cont@163.com

ISSTC 2025 汇聚学界顶尖力量与产业资源,道非期待与您相聚青岛,共探传感器技术与控制科学的前沿方向,共促学术成果转化与合作!
